致良知线上课堂63期诚意2班学习 (功课打卡第1天)
时间:2025年3月31日
姓名:张宁
地区:河南郑州
人生导航的四大支柱
立志、勤学、改过、责善,这四大支柱构成了一个全面的人生导航框架。它们不是最全的指导手册,但在迷茫时能够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具体的行动指南。以下是我结合个人经历从这四个角度分享的感悟:
【立志:找到方向】
作为一名90后程序员,初入社会时,我曾一心向“钱”看,认为只要有了技术能力,挣了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家庭、感情、事业等各方面的挑战接踵而至,面对沟通不畅、心理压力、情绪波动等问题,我逐渐陷入了一个泥潭,难以自拔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听到一位老师讲解“知行合一”的理念,意识到自己可能一直在用错误的观点对外输出。通过接触传统文化,我发现无论是职业技能还是国学文化,都在强调人与自己、他人以及世界的关系。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方向,并确立明确的目标,不仅是职业发展的需要,更是心灵成长的关键。
这种认知让我萌生了一种希望:借助自己的经历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,帮助身边的人慢慢放下偏见,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。
【勤学:不断探索】
在勤学这条路上,最大的障碍是偏见和傲慢。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书本知识,更多的是实践中的积累和他人的经验。最快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借鉴别人的经验,把别人当作镜子来反思自己。
在我职业生涯初期,也曾试图通过提升技术能力来解决所有问题,但很快发现单靠技术无法应对复杂的生活挑战。虽然世界上问题永远都解决不完,但不学问题更解决不了。最终,学习的是技术、策略还是心态?不管是什么,都是为了让我们始终能以一种姿态去面对各种问题。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,那就是学习的最佳时机。
【改过:放下执念】
一切都源于内心的执念。曾经,我在多个方面陷入了执着的困境:
1. 个人独立:希望对方也能独立,但这反而给了别人太大压力。学会放手,给予对方空间和支持,而不是强加期望。
2. 家庭问题:执着于解决问题,但不懂得温和引导家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,只是一味输出。学会倾听和理解,通过温和方式引导家人共同解决问题。
3. 待遇追求:执着于提高待遇,但不认清自己的位置和内心欲望,也会感到不快乐。学会知足常乐,同时保持进取心,找到内心的平衡。
4. 同事关系:执着于维持友好关系,但面对冒犯时不懂得适当回击,失去控制。学会在维护和谐的同时,坚定立场,保护自己的权益。
5. 付出回报:执着于有付出就得有回报,一旦无法满足期望就会无所适从。种下了瓜却无果,应反思自己是否做得恰当,这本身就是一种反思的成果
通过不断地反省和学习,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:每个人都会犯错,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认识到错误并改正。学会了放下执念,专注于当下,才能获得了内心的平静。
【责善:真诚待人】
曾经,我常以“为了你好,为了我们好”为理由,试图影响、说服甚至要求家人、朋友或同事。有时,我甚至不清楚背后的动机是否出于私心。有些时候达到了短期效果,但问题很快又出现了,甚至有些关系因此变得紧张。
反思后发现:
我认为自己的观点和方式是对的,但如果对方不接受,我会认为是对方的问题。
实际上,问题在于我自己——有私心、对自己缺乏认识、不知道如何在双方都愉快的前提下达成一致。
在责善这条,我想至少要做到这三条:
1. 用温和的方式表达意见,并给予对方空间去思考和改进。
2. 随时做好被别人批评的准备。
3. 允许别人拒绝你的意见,而不生嗔心。
【结尾】
初次交作业,感受到每句话都是内心的映射。文字较多,但所有学习都围绕“立志、勤学、改过、责善”这四个核心,少了又表达不出意思,在后面学习不断改进吧,也希望各位老师指点让我改进。
注意:本文归作者所有,未经作者允许,不得转载